在日前國務院發布的《“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對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的表述由“十二五”的“純電驅動”變為“提升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水平,推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這是否意味著,政府對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由以純電為主向多種技術路線共同發展轉變?
在12月23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新聞通氣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解釋。歐陽明高介紹,純電驅動技術路線的確立背景在2009年開始提出,2012年正式發布,中間經歷了比較長的時間,也經過高層很多探討,最后確定重點發展純電驅動的電動汽車,這其中就包括了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十三五”的技術戰略其實是對“十二五”純電驅動技術升級戰略,具體是“三化”: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那么,再從2015—2030的中長期尺度來看,從“十三五”的“三化”要擴大到“六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電動化跟能源低碳化結合、輕量化和制造的生態化結合、智能化要跟網聯化結合。
“純電驅動”的戰略目標是通過純電動的率先產業化帶動各種類型電動汽車的全面發展。歐陽明高介紹,中國不是不想發展混合動力,是因為對于混合動力來說,傳統的汽車強國、汽車大公司比我們更具優勢,豐田的路線就是先做混合動力,再做插電混合和燃料電池。而我國是從純電動開始發展,從車廠的角度來看,混合動力的技術難度更大。我國率先發展純電驅動,帶動電池產業的發展達到了世界前列,電池產業規模達到世界第一,總體水平位列國際前三。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完整度上也是處于世界第一的水平,我國的動力電池產業鏈,尤其是電池材料,如正負極材料,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也是第一。
下一階段,我國也會出現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發力的企業。這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這種發展方式就避免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初期跟國外廠家在傳統車尤其在發動機以及發動機機電耦合裝置等方面的直接競爭。發動機和變速器是我國汽車產業的弱項,有效的回避弱項競爭,有利于我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實現到2020年之后,我國企業與國外企業能夠全方位齊頭并進、同步競爭。
歐陽明高認為,從全球范圍看,2016年是純電驅動技術轉型的標志年。理由有三點:第一,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占比第一,銷量超過全球50%以上,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無論是政府還是廠家,都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率先發力的挑戰。第二,2016年國際上各大汽車廠商紛紛進行技術轉型。如德國大眾,今年朝純電驅動轉型非常激進,日本豐田年底也在調整技術路線,加強了對純電驅動的轉型。第三,從學術和技術的層面來看,電動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技術進步超出預期。眾所周知,鋰離子電池發明至今只有20年,鋰離子動力電池在電動車上的真正使用還不到10年。今年以來,大家可能常會有各種各樣關于鋰離子電池進步的消息,盡管其中有炒作存在,但實際發展中也不乏技術發展的因素。
總結來看,《“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與“十二五”一致的,并不存在矛盾。電動化更多的是關注動力系統,電動化、輕量化和智能化,則是開始關注整車。因此《“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是“十二五”規劃的升級戰略。

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將由“純電驅動”向電動化輕量化智能化升級
上一個 :
買遍全球 中國汽車零部件實現"并購式"突圍
下一個 :
無
上一個 :
買遍全球 中國汽車零部件實現"并購式"突圍
下一個 :
無
Copyright ? 2016 Company Name. More Templates 德宏股份 - Collect from 德宏股份 股票代碼:德宏股份[603701 浙ICP備11063326號-2?
Copyright ? 2016 Company Name. More Templates 德宏股份 - Collect from 德宏股份 股票代碼:德宏股份[603701 浙ICP備11063326號-2?